详细描述
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装,网店价格是实体店价格的三分之一?线下选好的电器,网上难找同款?这背面可能是品牌“电商专供”在“捣乱”。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计算,现在“电商专供”产品大多散布在于鞋服、箱包、家电、卫浴、纸品等日用品品类。专家提示,一年一度的“618”电商大促季立刻就要降临,顾客应擦亮眼睛细心比较,留神买到同牌不同质乃至盗用品牌的产品。
徐女士从某电子商务平台“Toto官方旗舰店”购买了一套智能一体马桶,价格比实体店廉价了挨近1000元。但装置时发现,网店的售后和装置人员并非品牌或实体店人员,而是电商从网上找的装置公司。装置师傅第一次上门,就因徐女士没有发票回绝装置。必定性上门装置时,徐女士又花了20元从装置人员手里买密封圈。“售后和装置服务确实是缩水了。”徐女士说。
一位卫浴专卖店出售人士称,有些厂家或网店商家会将部分残次品放到网络贱价消化,一些顾客网购后即便看到瑕疵,往往也因退换货费事等要素,被逼挑选承受物品。
对此,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令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指出,现在“电商专供”产品存在3种景象,即同款不同质、同牌不同质、盗用品牌。假如外观编码与实体店产品完全相同,即线上线下出售同一类型的产品,质量却显着不同,归于成心违背经营者信息揭露发表责任的行为,侵犯了顾客的知情权,构成诈骗。顾客能够根据《顾客权益保护法》要求经营者退货返款,并付出必定数额的惩罚性赔偿金。
需求留意的是,尽管部分“电商专供”产品与线下同款有必定距离,但只需该产品为同一品牌商出产并授权出售,就不是假货。“电商专供的存在,本质上便是传统家电厂家未处理线上线下的对立抵触,不得不进行产品的差异化布局。”姚建芳提示,“电商专供”产品一般在服装、电器、鞋帽、箱包等品类较多,顾客要谨记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,对产品的功用、装备、标准、做工、选材、规划等方面做具体比较,留神堕入“电商专供”的套路。